近期公积金贷款利率又迎来新一波下调,对于筹备购房的四川居民来讲无疑是个利好消息。从5月8日起,四川实行新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标准,首套房5年以下(含5年)利率降至2.1%,5年以上利率降至2.6%;二套房利率也相应下调,5年以下和5年以上最低分别降至2.525%和3.075%。这次调整后,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的利差进一步拉大,购房者的还贷重压将明显减轻。
除利率下调外,四川内各地公积金政策也存在肯定差异。成都作为省会城市,单人最高贷款额度为70万元,双职工家庭可达80万元;而绵阳、南充等城市则实行差异化政策,最高额度依据当地房价水平设定在50-60万元不等。在首付比率方面,成都首套房最低首付比率为30%,部分地级市如泸州、宜宾已将首套房首付比率下调至20%。
以成都为例,购买首套房贷款100万元、期限30年计算,根据新利率每月可少还约300元利息,30年总利息节省近11万元。这对于初次置业的刚需群体来讲尤为利好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利率调整针对的是新发放的公积金贷款,存量贷款要等到明年1月1日才会调整。
与公积金政策相呼应的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。一季度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增加7500多亿元,创下2022年以来单季最高增幅。在四川,多家银行推出"公积金+商业贷款"组合贷商品,部分银行还对优质顾客提供利率打折。
放眼全国,公积金政策调整已成趋势。今年已有50多个城市提升了公积金贷款额度,30多个城市减少了首付比率。譬如昆明将单人和双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分别提升到70万和100万;郑州则允许公积金支付首付款。这类政策组合拳大大降低了购房门槛。
总体来看,这轮公积金利率下调配合各地差异化政策,或有效激活住房消费。但购房者仍需依据自己状况理性选择,既要关注利率变化,也要综合考虑收入稳定性、楼盘品质等原因。将来伴随"因城施策"的深入,各地公积金政策还可能进一步优化,为房产市场平稳健康进步提供支撑。
目前房产市场呈现分化态势。虽然三四线城市仍面临去库存重压,但成都、北京、上海等核心城市改变型需要持续释放。成都最近入市的新盘多以大户型、高质量为主,主要面向置换客群。业内专家建议,有改变需要的购房者可关注主城区优质项目,而刚需群体则可把握利率下调窗口期,优先考虑公积金贷款。